春上佘村
接踵而来的人群和车流,
比十里的春风还春风,
吹开了佘村绝世尘封的蓝盖头。
潘氏古居明清的优雅排版,
梦中楚楚动人的样子;
红灯笼望眼欲穿的目光,
久远而又悠长;
潘氏宗祠折叠成一部,
“出耕入读、孝悌传家”的村史大书,
笑坐“敬老宴”的老大爷,
幸福被一纸胶片轻轻采走;
佘村锣鼓编排的一部佘村故事,
平平仄仄,在九龙广场,
为这个春天押上甜美的韵脚;
丹霞地貌粉妆出镜,
团团笑声漫出“龙出没”
在春天的页面上,
楷书“绿水青山就是金饭碗”;
古井、古树、古窑、古花、古塘……
被春天打包,
披上新时代文明的嫁衣;
成片的油菜花蘸着阳光,
书写金色的诗句;
村跑、骑行、自驾的人哟,
还在为春天接力,
飞成了花中的蝴蝶;
梨花谷换装白衣书生,
粉一粉双龙湖、天云湖的天空之镜,
浓墨登场;
是的,眼下,
青龙蜿行,粉墙黛瓦,层峦叠嶂,
足以来一场田园牧歌式的诗兴大发;
所有的这些,在这个春天,
被我们念作,
一部名叫佘村的特色田园乡村文章。
文明志愿服务的一队队“红马甲”,
比十里的桃花还热情;
现代生态农业、都市近效文旅业,
洇染的美丽风景,
引诱我们的脚步,缓慢下来;
范儿十足的民宿、农家乐,
在乡村旅游T型台上,
迈着婀娜台步;
道路整洁干净,绿草成茵,
家家户户门庭花枝招展;
一道道文明墙,
写满村规民约、乡风世俗,
装帧出别具一格的村容村颜;
村民不带修饰的笑容,
是最美的问候;
篮球场、羽毛球场、健身步道……
在源源不断注入青春活力气息;
时髦的广场舞大妈,
抖动年轻的腰肢,
在娓娓叙述全面小康,
不仅是经济的小康,
更是文化的小康、体魄的小康;
党群服务中心担着小板凳,
把党课开进田间、庭院;
学党史,悟原理,
强壮,
佘村新时代新担当新作为的筋骨;
每一个干群都揣着一枚,
开新局、办实事,“两争一前列”的火热太阳。
所有的这些,在这个春天,
被我们念作,
一部名叫佘村的特色田园乡村文章。
图片来源:江宁发布;如有引用借用,请征询作者同意,侵权必究。